“有专用的步行道,散步时能有更多的停留空间和活动场地。”
“儿时坐着父亲的‘二八’自行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希望未来街景换新后,记忆里的美好感受还能保留。”
……
(资料图)
未来邻里中心三楼的心愿台 记者 李心怡 摄
在嘉兴市南湖区渔里未来社区未来邻里中心的三楼,展示着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小愿望。这些愿望无不体现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开放于2022年1月8日,外型酷似飞碟的未来邻里中心高约35米,整体面积约4600多平方米。在这里,记者看到了集科技、休闲、便捷于一体的现代生活的折射:敞开式的办事大厅、数字化的智能一体机、温馨诗意的咖啡书吧……而这只是浙江省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未来邻里中心外貌 记者 李心怡 摄
近年来,浙江省探索创建未来社区,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服务、治理等九大场景,打造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2023年起,浙江省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明确到2025年,全省创建未来社区1500个左右、覆盖全省30%左右的城市社区;到2035年,基本实现未来社区全域覆盖,打造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的浙江范例。
先说初心,以人为本
在渔里未来社区的建设过程中,邻里中心作为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大场景,是每个未来社区都会聚焦的一个命题。作为浙江省第二批未来社区试点,渔里未来社区在建设邻里中心时,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居民感受到未来社区倡导的人本化未来生活。
为了重塑邻里关系,渔里未来社区通过“邻里公约”践行社区的和谐共生。不同职业、背景、理想的人,基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文艺术的追寻,都可以聚合在这里,以梦想和热爱为驱动,成就一种共同成长的人生。这也让每一个生活在渔里未来社区的人,都能感受到归属感所带来的喜悅和幸福。
零碳幼儿园、数字植物园、“渔里旧时光”……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设计的各种展示区,把亲子小屋、咖啡吧、阅读区、志愿者之家等多种复合功能巧妙地穿插了起来。这些刻意打破的边界,是为了重塑邻里间的亲密关系,找回旧时鸡犬相闻的烟火气。
未来邻里中心内的图书馆 记者 李心怡 摄
此外,邻里中心还聚焦“一老一小”两个群体,设置了老年活动中心和儿童活动中心。在三楼的云端书房里,老人静静地读书看报,孩童欢乐地在儿童中心玩耍……一幅幅温馨幸福的画卷已徐徐展开。
再说创新,数智赋能
渔里未来社区在建设中还尤其强调数字技术发挥的作用,以万物云城为社区运营主体,构建了智慧运营服务平台,让科技与服务自然相融。
在邻里中心的一楼大厅里,摆放着一排大小不一的智能自助机。“这台机器是长三角一网通办机,水电气、社保、公积金都可以在这办理。不止是我们的居民,如果来自长三角其他区域的游客来到这里,也可以办理一些个人事务。”邻里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数字化设备可供居民24小时自助办理,确保居民享受全天候的自助便民服务。
医共体医疗检测机 记者 李心怡 摄
“以前要办点事儿总是要跑到嘉兴市区去,而现在,邻里中心里就有一体化的自助机器,都可以自己办,像我们年纪大了,有些不会操作的,还有工作人员帮我们办理。”一位渔里社区居民感慨道,“如今生活在这里,明显地感觉到有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大厅的另一角,是邻里中心与嘉兴市第一医院战略合作打造的医共体,这里不仅有AED设备,还专门配置了全科检测预约智能一体机,能提供各种便民保健服务,也能与医生直接进行视频会诊,居民的健康从此有了更多的保驾护航。
后说匠心,特色挖掘
文化挖掘和特色营造一直以来都是打造未来社区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推进渔里未来社区建设中,当地余新镇有意识地将未来社区建设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城市旧改新建、有机更新的全过程当中,并致力于将未来科技与渔里传统文化编织,以“记忆与更新”为理念,以未来邻里中心、筒仓艺术中心、水街商业中心的更新,激发城市活力。
同时,未来社区重现了《嘉兴县志》中“渔里十景”,复兴渔里文化。今年春节,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参观了“渔里十景”的复兴,也参与了猜灯谜、写福字、剪窗花、做花灯等民俗活动,体验了老底子的年味。
今年4月1日,位于渔里未来社区的筒仓艺术中心也正式开放。咖啡与美食、烟火与市集、乐队与酒会、滑板与潮玩……通过历史烙印与现代生活的碰撞以及复古与潮流的融合,筒仓艺术中心正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表达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以及对现存建筑和自然的尊重。
记者随笔:从旧日渔里街巷,到水街商业的熙攘,从“美好生活场景”到“未来城市理想单元”。在渔里未来社区,这里的居民们追求着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每一个人的细微需求得到关照,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被足够珍视。在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体验中,未来社区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理想生活之地。未来已来,未来社区也正向我们走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