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撑杆跳原理:运动员带杆起跑,化学能转化为动能;杆弯曲,运动员动能转化为杆的弹性势能;杆恢复原状,杆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机械能(重力势能和动能);运动员从最高点开始下落,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他的动能;运动员落到缓冲装置,他的动能转化为缓冲装置的内能。
【资料图】
2、撑竿跳高在刚成为田径项目时,所使用的撑竿是以木材制造,最高成绩为3.30米。
3、撑竿跳高的立柱与跳高的立柱并非相同,前者运动的距离称之为架距,架子可以向落地区的最大运动距离为80厘米,而后者的最大运动距离是不多于40厘米,运动员可以自行选择距离。
4、扩展资料: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将撑竿插在插斗内起跳;起跳离地后,握在撑竿上方的手不得向上移动或将原来握在下方的手移至上方的手以上;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每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
5、有三角形以及圆形两种种类,撑竿跳高所有的横竿多是三角形,每边的宽度为2.8厘米至3厘米,而圆形横竿每边直径为2.5厘米至3厘米。
6、1905年欧洲人从中国和日本引进竹子,并于1909年用于撑竿跳高中。
7、从此,正式定名为“撑竿跳高”。
8、由于竹竿轻且有弹性,促使技术不断改进1912年,美国的M.赖特以4.02米首破4米大关。
9、1924年,国际田联正式同意使用木质穴斗和沙坑。
10、由于助跑速度加快,握竿高度提高,使运动成绩也不断提高。
11、1942年,美国的C.沃梅达以4.77米的成绩创造了竹竿最高纪录。
1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撑竿跳高。
相信通过撑杆跳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关键词: